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小孩好好念書就好,不用想太多?

現代社會這套將越來越行不通,Why?

1.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鬥爭
現實世界是容許私人恩怨滿天飛的大染缸,有私人恩怨的地方必存在檯面下的小團體(講難聽就是更擅於使用人際/言語霸凌的幫派),只有敢衝、兇悍、敢使用各式暴力,才能捍衛我們的立足之地。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很不幸的,絕大多數時候,現實世界通行的規則是弱肉強食,正義是要靠己方的實力實現的,我們不能永遠依靠別人的善良拯救、保護我們。幸運的是,我們仍有一點機會可以期待光明。
成人間政治鬥爭圍繞的焦點是正義德行,引發衝突的關鍵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大部分人的生活是無奈的產物)、由其塑造而成的個人核心觀念和隨之而來的情緒。如果孩子能學習足夠的知識和有日常生活經驗理解這個課題,培養正義感、合理道德觀,並且知道怎麼用言行具體的捍衛自己的合理權益,對他人有關心的能力(通稱EQ、挫折復原力高),他在兒童期後可能相對會過得順利很多。

2. 社會達爾文主義(極端競爭觀念)至上,人人自危黨派四出,競爭越趨激烈
各出奇招的結果是社會鬥爭和規則越來越複雜,如果沒有足夠內在力量(EQ、樂觀的解釋形態、挫折復原力)和一群固定的夥伴,容易被當成別人不安全感的犧牲品。或者被扭曲的主流價值觀牽著走、碾碎,或被政治大浪吞噬、捲走。

甚麼是成功的標準?
孩子長為成人後,成功的標準是當總統立委、成為大企業老闆/高管、可以沒學歷但收入壓過絕大多數人? 買車買房和異性結婚生子? 還是有亮眼學歷:海歸、名校名系學位、MBA、唸到碩博?
孩子間互相比較外在條件:名牌服飾、家裡有幾個房間?有沒有車庫和花園? 車子是名車還是國產車? 家裡買得起遊艇、遙控直升機、學寫程式的機器人玩具當孩子生日禮物嗎?  父母的收入、職業和學歷、媽媽夠不夠溫柔會不會煮飯、爸爸夠不夠有氣魄賺得是不是比媽多、家裡是不是單親、父母有沒有出軌、三餐吃的是外食、家常菜還是餐館菜色、五官身材美不美型、家裡有沒有養寵物,養的是台灣土狗還是德國牧羊犬/馬爾濟斯/藏獒、我的考試成績是不是比你高、爸媽捐了多少錢給學校、爸媽有沒有空在下班後輔導我的作業......只要有衝突,這些就是成人社會的常態、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扭曲產物,但心智健全的人不會完全以外在條件來判斷一個人,那是極危險的

當孩子長大以後,外在條件只是決定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一個人的美德。美德包括:觀點見解(你看問題的方式使這個問題有解,接近智者)、社會智慧/情緒智慧(EQ)、街頭智慧/創造力、公平、責任感、正直誠實、毅力/勤勉、判斷力、樂觀、謹慎小心......

只要在綜合考慮原生家庭資源、社會政治氛圍、孩子的現有能力各種因素後,靠孩子手中現有的資源相對組合出令他快樂、滿足、平靜、穩定、感到有意義的人生,那就是成功。父母能做的只是陪伴孩子、從旁協助他,教他如何學習謹慎計畫和培養孩子的勇氣、街頭智慧、EQ去做各種嘗試,失敗、犯錯、滾的一身塵土、被陌生人排斥拒絕鄙夷也沒關係,這些是成長必須經歷的經驗,信賴孩子,最終他會找到適合他,不後悔的生活方式。

任何一個各方面發展和智力正常的小孩,如果受到父母師長足夠的關注(智力、情緒、人際),閱讀能力、語言能力發展起來後,從小讓他讀蒙學和中外文學名著、科普類的課外優良讀物,在正規教育系統內最起碼都可以及格的......應該說,不可能學不起來、糟到哪裏去。現在是個成績再差,只要人際能力有到基礎標準、繳的起學費都有學校念的完的時代,成績對於孩子日後的成就只是次要輔助因素。

孩子只要培養出人際/生活/賺錢能力,活得快樂,遇逆境時有挫折復原力,能過上平靜、滿足、穩定、快樂、令他感到有意義的生活就可以了。就算他喜歡冒險的刺激生活,起碼也要有上述可以隨時退回來的位置,這種做法可以把失敗的代價降到最低。

意思是:無論男女,他知道自己有一份所在行業過100年也不會消失的工作,無論戰亂經濟蕭條與否都能一直做下去,有能力靠它賺錢養活自己和伴侶小孩、能照顧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正義感合理道德觀,能抵抗升學/社會達爾文主義發展出一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能靠著自己的美德受一群同異性朋友支援、尊敬、信賴,使他們支持這個圈子的政治主張。
*三餐定時定量、會做簡單的家常菜、定期打掃房子、自己租房子在外面住不會住到進醫院動手術、知道如何擊退各種壞人/不會被惡房東/爛室友......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