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記憶力好」的關鍵:善用聯想和想像



2016-04-01 (已於2018-11更新)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記憶力好不好,不是基因決定,而是取決於方法。在《法式翻轉教養》這本書中,介紹了如何運用心智圖,把記憶變得更容易。

「記憶力好」的關鍵:善用聯想和想像
ISchmidt_shutterstock
為了向兒童、青少年,甚至是父母,說明記憶的運作方式,我們最常以「大象般的記憶」為例。
儘管「大象般的記憶」意味著「記憶力很好」,我們卻要特別說明,這頭大象呢,會依談到的是短期記憶或長期記憶,而有不同的體積。
短期記憶就像一頭小象。它能讓我們記住當下這一刻所感知到的資訊,維持的時間有限。它如果效果好,意味著我們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很好。但一天下來所儲存的資訊會逐漸消失,被更新的資訊覆蓋掉。
因此如果日後想再使用這些資訊,很重要的是別讓它們流失,要把它們記錄到自己的長期記憶裡。
長期記憶則可被視為回憶的記憶。資訊並非如一般所認為的那樣,收納在一些小抽屜裡,而是在有需要的時候,自行「重組起來」,如果我們用好幾種不同方法記憶過好幾次,重組的速度就越快。
這種長期記憶需要借助五種感官和情緒。它喜歡小故事、小典故,最喜歡幽默、搞笑和所有耍寶好玩的事。 

如我們先前所見,記憶需要反覆來回好幾遍,才能鞏固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心智圖是重新啟動知識的絕佳工具:
□ 偏好肌肉運動知覺的人,可用手指指著資訊記下來;
□ 仰賴口語的人,可用大聲說出和以敘述的方式記憶;
□ 以視覺為主的人,可再次把圖上內容拍攝存在腦海裡。
小訣竅:重新啟動法
據說針對一個主題,至少要「來回」3遍才能將它有效記住。因此有必要每隔一段時間就把它在腦袋裡預覽一下(亦即透過提取它而重新啟動它):當天晚上、隔天早上、下個星期…… 因此心智圖是絕佳的輔助工具, 能快速、有趣且有效地重新啟動。只要勤於練習,心智圖很容易就能「印在」腦海裡。
*本文摘自野人出版《法式翻轉教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引用自《法式翻轉教養》|奧黛莉‧雅坤、依莎貝爾‧拜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