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沒關係,每個人都會犯錯,改正錯誤(訂正題目)比原本就答對還要更棒更棒!」
告訴孩子「相信你一定可以學會,只要準備充足,就可能成功」的用意在於肯定他學習某方面知識的潛能,大部分的學科對智力正常的孩子而言,只要多花點時間找對學習方法(網路很多),一定能看懂學會的,其實並不困難,只是高中的學科內容塞太多了....學習熟悉所需時間相對拉得很長,還要以國中的學科內容為基礎鋪墊,因此一旦落後就要花更多時間補..尤其部分教師和教材還很喜歡出沒教過的內容刻意考倒學生,就增加了更多困難,若教材的編撰越來越簡單考題卻越來越難非常有事..
訂正好、弄懂的題目就算分啦,讚美針對對學科的基礎知識的熟悉程度和學習/複習到的學習進度範圍、努力、是否抓到重點,閱讀和該章節有關,且難度更低、用詞更淺白、解釋深入淺出的課外讀物,能大幅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科能力
因家庭缺乏功能或課堂/社區秩序崩潰導致的學習動機低落才是真正棘手,需要大量投入關懷和鼓勵、重建課堂/社區秩序以重建學習信心的問題,畢竟很難跟家裡根本沒錢供應上學,成天應付沒完沒了的家庭虐待爭吵/同儕壓力和鬥爭(多半是私下的,會擺到檯面上要嘛勢均力敵兩邊翻臉翻起來or以小搏大(就是要這樣不然沒人管呀~),要嘛強弱對比懸殊到強勢方覺得自己這方人多而且該場域根本沒人會管不用再隱藏敵意(很像川川))就筋疲力竭,也因長期忽略而對未來沒有期望的孩子說讀書有多重要(每個人都告訴你「你可以」,卻不考慮家庭資源和如何達成目標,跟每個人都告訴你「你不可以」同樣有害),缺乏社會資源支援的孩子忙著摸索在極端惡劣環境中求生存的方法(方法好不好可以再討論,通常能活下來的都很有能力但都用在很有討論空間的地方),根本沒空唸書,對這些邊緣人而言按照主流的遊戲規則想辦法鬥爭往上爬,爭奪排序(地位)以取得資源分配才是更緊急的任務,控制遊戲規則的人才是真正控制場域的人,但因缺乏社會資源急於透過跟風取得資源翻身的人才是更殘忍暴力的來源。因主要照顧者沒辦法幫孩子處理霸凌問題:保證他們不受霸凌者侵害騷擾,沒有保護好他們,而導致其成年後反覆陷在麻煩裡的人不是他們的錯。
正規教育系統單一的評價標準也會讓不擅長透過閱讀學習的類型頗痛苦..現行放寬的多元標準算是多提拔環境還可以/有被社會安全網撈到的出頭鳥..未來是職人的天下,大部分的專業領域其實都會用到複合領域的能力,優先順序規劃、時間估算分配、觀察歸納統整和執行力、抗壓力、常識、衝突處理/生活/人際能力遠遠比單純的考試能力更能協助孩子站穩
參考
讓孩子盡情失敗吧
跟阿德勒學教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