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一定要帶孩子去旅行,可惜80%的家長不懂!

覺得旅行的途中,讓孩子多看人,多做短暫眼神接觸,尤其多觀察特別、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見不到的人,讓他了解這些人怎麼生活,這對他們拓展眼界、培養做自己的勇氣和街頭智慧有極大助益
http://www.spicemami.com/thread-13816-1-1.html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離婚後相關育兒文章

告訴孩子離婚是父母的事,跟孩子沒關係,父母仍然愛孩子不變。即使離婚也還是要定期回去看孩子,爸媽仍然是孩子的爸媽,共同教養。沒定期回去看孩子的等於拋棄孩子,將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勸說孩子不要恨沒定期回來看孩子的父母,「畢竟他還是你父母」者大多是些缺乏責任感、安全感、觀念和言行扭曲的病態者、共同依賴者,或者根本惡棍。

離婚後,看見孩子的需求,孩子也能健全成長
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5848.html

父母離婚 別讓孩子左右為難
http://www.ccyp.com/ccypContents?content_id=102108

离婚了 给孩子2个家!
http://baby.sina.com.cn/edu/15/0909/2015-09-09/1623/1623302095.shtml

怎么教育父母离婚的孩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97350

推薦繪本:《不要一直比啦!》想要走得快,一個人走,想要走得遠,一群人走。

https://helpasperger.blogspot.tw/2015/11/blog-post_29.html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青春期相關育兒文章、書目

覺得青春期應以著重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包括情緒支援、接納孩子的本性、適度玩樂,如:運動(可以上點無壓力興趣導向的課體驗下,有興趣再去找基礎課程學習)、郊遊、露營、登山......)、培養能改變現實捍衛己合理權益的人際/社會技巧/賺錢能力為主,如:如何到傳統市場在合理價格範圍內殺價、防小人/反霸凌/卡內基/如何找話題技巧、協助擬定在原生家庭資源許可範圍內,孩子想要甚麼樣有意義、快樂、滿足、平靜、穩定的生活,做甚麼樣的工作可以擁有這種生活,協助孩子尋找此工作所需技能和學習條件......。

其實小孩只要照顧他們的生理&情緒,讓他們這兩方面健康快樂,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有很多的愛,有保護照顧自己的能力就好了。
照顧孩子的情緒重點在對他人生中目前重大的挫折給予擁抱、支援、同理的話,話要柔軟平和合理,如「我了解...時,你覺得...」,而不是針對瑣事,如:不買家庭目前負擔不起的超貴遙控飛機給孩子而哭鬧,24小時隨傳隨到。

父母有責任主動關心、注意孩子在外面是否遇到甚麼狀況,他的生理狀況,他的心理、情緒狀況,提供適時的安慰和解法,不應把親子溝通責任全數推卸給孩子,說他沒有告訴自己所以自己不知道孩子在外面遇到惡意狀況,這是父母失職。當孩子走歪,適度管教也是必須。

家長能為孩子付出的只有三種東西,經濟支援、情緒支援和照顧孩子的生理。經濟包括柴米油鹽醬醋茶,房租學費瓦斯水電...等生活費。情緒支援包括是否付出時間、心力,在教育、陪伴孩子成長。照顧孩子的生理包括滿足孩子是否冷了熱了渴了餓了,教孩子盥洗家務作好個人衛生等需求。三方面加總起來,付出多的一方自然會獲得孩子的青睞,而不是為求孩子站在自己這邊,證明自己的觀念是「絕對的正確」,而是自己是否盡到照護孩子的家長角色職責。


楊俐容著,《青春期,SOS!:給青少年父母的情緒、學習、教養對策》,親子天下出版。


Susan Stiffelman著,戴雅秀譯,《教養不是作戰:當孩子的情緒導師,學習抗壓、處理負面情緒、找到快樂本質》,大好書屋出版。

陆士桢,宣飞霞著,《我和青春有个约会.说给青春期男孩的悄悄话》,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陆士桢,宣飞霞著,《我和青春有个约会.说给青春期女孩的悄悄话》,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王擎天著,《叛逆反骨也不怕:淡定教養5招》,活泉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8330?loc=P_asv_004


網路文章
理解,是青少年最需要的溫柔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3524-%E7%90%86%E8%A7%A3%EF%BC%8C%E6%98%AF%E9%9D%92%E5%B0%91%E5%B9%B4%E6%9C%80%E9%9C%80%E8%A6%81%E7%9A%84%E6%BA%AB%E6%9F%94/

青少年要什麼?盆栽父母
心理學家說,青少年需要父母像盆栽:不必做太多,但總是在那裡。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897-/?page=2

和子女共度青春期
https://goo.gl/RXDVeE

青春期叛逆,是父母养育孩子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edfb60102z34m.html

解密青春期养育家长班
http://www.jianshu.com/p/eaa2c7c4c95a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http://www.100.com/article/294097.html

孩子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http://www.100.com/article/299978.html

處理孩子青春期叛逆 專家提11點建議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9/26/n3036316.htm

孩子想要的才叫第一志願(上篇)
https://goo.gl/bUatfy

Paul Ferrini著,周玲瑩譯,《寬恕十二招》,心靈平安基金會出版。
電子書下載(epub格式):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_Lmdj-fuTObVUtIaDcxUEh5Qjg/view?usp=sharing
電子書下載(txt格式):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_Lmdj-fuTObNXg5QlZ6YkFyN3c/view?usp=sharing
紙本書:http://blog.udn.com/7327791/5902561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小孩好好念書就好,不用想太多?

現代社會這套將越來越行不通,Why?

1.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鬥爭
現實世界是容許私人恩怨滿天飛的大染缸,有私人恩怨的地方必存在檯面下的小團體(講難聽就是更擅於使用人際/言語霸凌的幫派),只有敢衝、兇悍、敢使用各式暴力,才能捍衛我們的立足之地。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很不幸的,絕大多數時候,現實世界通行的規則是弱肉強食,正義是要靠己方的實力實現的,我們不能永遠依靠別人的善良拯救、保護我們。幸運的是,我們仍有一點機會可以期待光明。
成人間政治鬥爭圍繞的焦點是正義德行,引發衝突的關鍵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大部分人的生活是無奈的產物)、由其塑造而成的個人核心觀念和隨之而來的情緒。如果孩子能學習足夠的知識和有日常生活經驗理解這個課題,培養正義感、合理道德觀,並且知道怎麼用言行具體的捍衛自己的合理權益,對他人有關心的能力(通稱EQ、挫折復原力高),他在兒童期後可能相對會過得順利很多。

2. 社會達爾文主義(極端競爭觀念)至上,人人自危黨派四出,競爭越趨激烈
各出奇招的結果是社會鬥爭和規則越來越複雜,如果沒有足夠內在力量(EQ、樂觀的解釋形態、挫折復原力)和一群固定的夥伴,容易被當成別人不安全感的犧牲品。或者被扭曲的主流價值觀牽著走、碾碎,或被政治大浪吞噬、捲走。

甚麼是成功的標準?
孩子長為成人後,成功的標準是當總統立委、成為大企業老闆/高管、可以沒學歷但收入壓過絕大多數人? 買車買房和異性結婚生子? 還是有亮眼學歷:海歸、名校名系學位、MBA、唸到碩博?
孩子間互相比較外在條件:名牌服飾、家裡有幾個房間?有沒有車庫和花園? 車子是名車還是國產車? 家裡買得起遊艇、遙控直升機、學寫程式的機器人玩具當孩子生日禮物嗎?  父母的收入、職業和學歷、媽媽夠不夠溫柔會不會煮飯、爸爸夠不夠有氣魄賺得是不是比媽多、家裡是不是單親、父母有沒有出軌、三餐吃的是外食、家常菜還是餐館菜色、五官身材美不美型、家裡有沒有養寵物,養的是台灣土狗還是德國牧羊犬/馬爾濟斯/藏獒、我的考試成績是不是比你高、爸媽捐了多少錢給學校、爸媽有沒有空在下班後輔導我的作業......只要有衝突,這些就是成人社會的常態、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扭曲產物,但心智健全的人不會完全以外在條件來判斷一個人,那是極危險的

當孩子長大以後,外在條件只是決定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一個人的美德。美德包括:觀點見解(你看問題的方式使這個問題有解,接近智者)、社會智慧/情緒智慧(EQ)、街頭智慧/創造力、公平、責任感、正直誠實、毅力/勤勉、判斷力、樂觀、謹慎小心......

只要在綜合考慮原生家庭資源、社會政治氛圍、孩子的現有能力各種因素後,靠孩子手中現有的資源相對組合出令他快樂、滿足、平靜、穩定、感到有意義的人生,那就是成功。父母能做的只是陪伴孩子、從旁協助他,教他如何學習謹慎計畫和培養孩子的勇氣、街頭智慧、EQ去做各種嘗試,失敗、犯錯、滾的一身塵土、被陌生人排斥拒絕鄙夷也沒關係,這些是成長必須經歷的經驗,信賴孩子,最終他會找到適合他,不後悔的生活方式。

任何一個各方面發展和智力正常的小孩,如果受到父母師長足夠的關注(智力、情緒、人際),閱讀能力、語言能力發展起來後,從小讓他讀蒙學和中外文學名著、科普類的課外優良讀物,在正規教育系統內最起碼都可以及格的......應該說,不可能學不起來、糟到哪裏去。現在是個成績再差,只要人際能力有到基礎標準、繳的起學費都有學校念的完的時代,成績對於孩子日後的成就只是次要輔助因素。

孩子只要培養出人際/生活/賺錢能力,活得快樂,遇逆境時有挫折復原力,能過上平靜、滿足、穩定、快樂、令他感到有意義的生活就可以了。就算他喜歡冒險的刺激生活,起碼也要有上述可以隨時退回來的位置,這種做法可以把失敗的代價降到最低。

意思是:無論男女,他知道自己有一份所在行業過100年也不會消失的工作,無論戰亂經濟蕭條與否都能一直做下去,有能力靠它賺錢養活自己和伴侶小孩、能照顧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正義感合理道德觀,能抵抗升學/社會達爾文主義發展出一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能靠著自己的美德受一群同異性朋友支援、尊敬、信賴,使他們支持這個圈子的政治主張。
*三餐定時定量、會做簡單的家常菜、定期打掃房子、自己租房子在外面住不會住到進醫院動手術、知道如何擊退各種壞人/不會被惡房東/爛室友......坑

哭鬧、發脾氣相關文章

與其把小孩「隔離」,他們更需要與父母「連結」
https://goo.gl/23wgBo

孩子一不滿足就發脾氣哭鬧?這麼做輕鬆搞定!(有同樣問題的家長建議多讀幾遍)
http://www.spicemami.com/thread-30863-1-1.html

如何培養孩子的克制力?

https://goo.gl/jYr8xy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3-6歲的育兒相關書單

李坤珊,《帶你長大:讓孩子在愛與信任中成長》,親子天下出版。
書推
【親子教養】李坤珊《帶你長大》,讓孩子在愛和信任中成長
https://goo.gl/X8JWbo
好書分享~帶你長大
https://goo.gl/5i9Uck

若松亞紀著,卓惠娟譯,《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開啟孩子「正向人生」的31個教養關鍵句》,采實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1654

本田千織著,詹慕如譯,《媽媽不抓狂 寶寶好聽話 ─ 建立愛與信任感的引導式對話法》,親子天下出版。

凱若媽咪著,《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天下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2969

吳恩瑛著,林侑毅譯,《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決定孩子一生的情緒教養課》,三采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7887

郭貞伶著,《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5個步驟,教出孩子迎戰未來的調整力》,天下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832

平井信義著,郭欣怡譯,《放手,不放任的教養:不插手不責罵地守護,孩子「自主發揮」,又懂「適可而止」》,方言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8055

李金娥著,《喜之客:Super阿嬤的超級教養術(新版)》,大塊文化出版。

Dana Suskind著,王素蓮譯,《父母的語言:三千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親子天下出版。

Ronald F. Ferguson, Tatsha Robertson著,王素蓮譯,《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親子天下出版。

Kent Hoffman, Glen Cooper, Bert Powell著,鹿憶之譯,《安全圈教養:培養孩子的情緒復原力,安全感是一切的答案》,世茂出版。

雲曉,《教出好女兒:培養快樂、優秀、氣質女孩的教養經典(適合0-18歲)》,野人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07025

東子,《好爸爸勝過好老師之玩在幼兒》,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ISBN13:9787308089289
目錄和部分試讀:https://yuedu.163.com/source/nb_000BOPFZ_4
電子書下載:http://www.ireadweek.com/index.php/bookInfo/5009.html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教孩子避免危險的方法,就是讓她面對危險

https://goo.gl/sz4BjA

7-12歲的育兒相關書單

反權威式管教,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應如朋友,但父母要視孩子的能力為其提供適度照顧和教導如何切割任務為小步驟和逐步上升坡式階段降難度,以增加成功的經驗和協助冷靜整理心得,父母不切實際的期待會毀了一個孩子。若父母設下的的界線對協助孩子處理人際問題無效就應放手,只提供孩子需要的,讓孩子用自己的步調和方法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人生路上不完美即完美,容許孩子的一切失敗不是漫無方向,而是協助孩子朝著一個適合自己本性的方向走並且容許孩子一路蜿蜒上的所有失敗,以到達最後的目的地。

———————————
Hal Edward Runkel著,陳玉娥譯,《Cool學:「零吼叫」養出乖寶貝》,李茲文化出版。
每個孩子都應有個人王國的概念值得一讀。

藍佩嘉著,《拼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春山出版。
附錄一後半段內有教養書籍推薦書單,強烈推薦閱讀

王意中著,《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寶瓶文化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2128

Martin E. P. Seligman著,洪蘭譯,《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遠流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18900

嶋崎政男著,周姚萍譯,《保護自己有絕招》套書(修訂版,共三冊),小天下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0012

Henry Cloud, John Townsend著,吳蘇心美譯,《為孩子立界線》,台福傳播中心出版。

Robert Brooks, Sam Goldstein著,馮克芸、陳世欽譯,《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如何教出高AQ的小孩(新版)》,親子天下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6034

Tal Ben-Shahar著,齊若蘭譯,《99分,快樂就在不完美的那條路上》,McGraw-Hill Education出版。

伊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家出版社出版。
線上閱讀:http://m.uploadedit.com/bbtc/1512267158872.txt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65080/

伊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二集》,人類文化出版。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7136

東子,《好爸爸勝過好老師》,漓江出版社出版。
電子書下載:https://pan.baidu.com/s/1o8eJHTS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20972/
有三本,ISBN13末四碼7664比較新,6941比較舊。ISBN13末四碼2420的升級版看目錄沒有前面幾版寫得好。

東子,《好爸爸勝過好老師之樂在小學》,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ISBN13:9787308088794
https://goo.gl/xRHXFF

Leonard Sax著,洪蘭譯,《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遠流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05793

Dan Kindlon, Michael Thompson著,吳書榆譯,《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酷文化》,商周出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0654

增强宝宝在幼儿园里的安全感小策略

       1. 事先告訴孩子幼兒園裡會發生甚麼事、老師會說甚麼做甚麼,可以角色扮演一下老師。帶他去參觀幼兒園(請園方的老師介紹環境),向園方請求試讀幾天,家長陪在旁邊看觀察孩子和其他孩子、老師上課的互動情形。盡量讓他在正式入園前熟悉環境、了解狀況。
      2. 告訴孩子爸媽是愛他的,送他去幼兒園不是不要他,告訴他放學父母一定會固定在幾點來接他,並且盡量不遲到,如果遲到一定要道歉、答應給補償。
      3. 为了让孩子知道媽媽不会弃他不顾,采用每天早上送他上学时,会把一条小手帕洒上我常用的香水交给他,要他替我好好"保管"到放学时交还给我(也可给宝宝在家里最"黏"的人的随身物件如钥匙、小皮夹);另外,在他上学的小包里,放上一两件让他"安心"的东西,如他喜欢的布偶玩具…这些都能增加孩子在校的安全感。孩子在有了"不是被爸妈扔掉不要"的安全感后,在心理上也就会渐渐独立起来。

      要注意的,不外乎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到不善意的對待?學校無法十全十美,但有很少數的托兒機構並沒有善待孩子,像把孩子關起來哭或孤立孩子,都是不對的。挑學校的小毛病會變成過度保謢孩子,但要留意不適當的對待。需要小心的徵兆:像是孩子特別恐懼某一位老師,或是「突然」地抗拒上學,或者在遊戲中玩出一些家中沒有發生過、令人擔憂的情節。(引自 http://blog.roodo.com/neonashome/archives/3992053.html)
  逼迫不到3岁的孩子去单独面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极大的挑战,许多国内外教育专家,都不赞成孩子不到3岁就送托。
  而通常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原因多半出自于-
  1.两三岁的幼儿突然到一个新环境里,看到的全是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以及搞不清楚教室中的规则、设置等,易被旧生嘲笑而产生孤立的感觉,在害怕之下,就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安。
  2.这年龄的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会觉得跟父母就此一别,好像就会永远离开他不见了,这种害怕被离弃的感觉,使得孩子不愿意上学。
  3.孩子是因为家长过度疼爱保护,平日让他与其它幼儿互动的机会极少,因而无法学会如何与其它人相处,幼儿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到了幼儿园就无法适应。
  4.有些父母会恐吓孩子说:”你不乖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以致幼儿误以为那是一个恐怖的地方,自己不好才会被送去。
  5.有些幼儿园老师过于严厉,常会大声责骂、批评,或将幼儿互相比较…这些都会让孩子对新环境产生厌恶;另外如果幼儿园是采取”老师说、孩子乖乖坐着听”这种长时间的静态课程,或是需耗时良久的排队、入座等作息流程,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也会不爱上学。

  所以家长必须先弄清楚自己孩子究竟为何不爱上学,再跟他去做沟通,才能免除他惧学的心理。

嬰兒手語,寶寶會溝通

嬰兒手語~小雨會溝通
覺得對嬰幼童而言,及早讓他們了解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很重要,至少要會使用「要」和「不要」的肢體語言,如:點頭或搖頭,或者用某種聲音表示。不然嬰幼兒因不會說話,只會用哭鬧表達所有需求,成人沒辦法理解它們的意思,一般人大都會覺得小孩很「番」(不講理)又很煩。且沒辦法滿足他們的合理需要可能使幼童在征服外界的經驗上有挫折感。
http://rainymom.com/2010-01-31-221/

邱德威,《小手會說話》,信誼出版。
https://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231776424&actid=www.google.com#readdata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寶寶深夜哭不停? 十分鐘安撫嬰兒攻略


亭亭媽咪 (小美)

今年年假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完一本安撫小BABY的新書
作者是一位美國小兒科醫生-哈維卡普爾
他提出了寶寶會莫名哭鬧的研究心得
原來是懷孕期少了"第四階段"-小寶寶一直哭鬧是因為他們早來了三個月
許多方面新生兒比較像是胎兒而不是嬰兒
如果可以晚三個月把他們生下來,我們看到的寶寶就會笑還會咿呀學語呢!
然而寶寶不可能在媽媽肚子裡多待三個月是有原因的(因為寶寶的頭要擠出產道已經很不容易了)
小寶寶在出生後三個月仍然不算成熟
當他們感到不知所措時
如果能模擬子宮裡的感覺就能安撫他們
在子宮裡,胎兒被緊緊包住,周圍是溫暖的子宮璧,大部分是處於搖晃的狀態
同時也被比吸塵器大一點的聲音持續籠罩著.
作者提出五種方式模擬子宮裡的特徵來安撫寶寶(簡稱5S法)
1.Swaddling 包緊-讓寶寶的手臂緊貼著身體兩側並包緊(切記別讓包巾碰到臉頰會啟動尋乳反射)
2.Side/Stomach 側躺或趴者-目的是讓寶寶腹部貼著床鋪
3.Shhhh 發出噓聲的技巧(製造白噪音)-媽媽子宮裡的聲音比吸塵器還要大聲呢,所以要提高噓聲音量,大到可以蓋過寶寶的哭鬧
4.Swinging 搖晃-要以快速微小抖動的方式輕搖哭鬧的寶寶,注意要讓他的頭頸有所支撐
5.Sucking 吸吮-先讓他靜下來以後再給他奶嘴
之前曾經有過每晚定時哭鬧2各鐘頭的慘痛經驗
我試了其中包緊及製造白噪音(開吹風機)來安撫寶寶
結果真的奏效了
當天晚上女兒可以睡上7-8個小時呢
看完這本書以後覺得受益良多~
介紹給有需要的家長
希望能快速安撫家中的寶寶
讓他能快一點適應子宮外的生活
最終目的是爸媽可以一夜好眠啦!
https://forum.babyhome.com.tw/topic/604183
-------
.ALICE ⁄ 台灣台北
  • 評鑑等級
  • 2010-06-30
我是新手媽媽,這本書是妹妹送我的。剛開始我看不太懂,隨手翻一翻就忘了它的存在。直到後來我的貝比有腸絞痛的情形,我才開始拿來重新研究幾遍。
書中提到五大妙招,其中「包緊」對我家寶寶很有效,她非常沒有安全感,因此包緊可讓她安穩的熟睡。
這本書對於育嬰有很正確、正面的方法,教你『如何安撫寶寶』。
寶寶會哭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新生兒只能以\"哭鬧\"來表達他身體不適等狀況,因此父母不能忽略寶寶的哭鬧,應該多多觀察注意。
此書對於腸絞痛也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後來我家寶寶換了奶粉後,腸絞痛的情況才好轉。
這是本不錯的書,很適合新手父母閱\讀,可以了解寶寶可能發生的狀況與解決方式。
若您的寶寶情況比較特殊,常夜啼或者哭鬧不休,建議不要讓他單獨睡一個房間,這樣父母很容易忽略寶寶的哭聲而造成一些遺憾。寶寶的哭聲有可能是個警訊,也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可參考此書上的方法來作些改善。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17094
-------
哈維.卡爾普,《讓小baby不哭不鬧的5大妙招》,天下文化出版。
卡爾普醫師採用的有效方法,奠基於四項革命性的概念: 
 1.模擬子宮環境:讓新生兒有還在媽媽子宮裡的舒適感。 
 2.安撫反射:寶寶天生就有的機制,可以立刻讓寶寶停止哭鬧。 
 3.5S法:緊緊包覆、側躺或趴著、發出「噓」聲、搖晃、吸吮這五個簡單的方式,只要選擇其中一項,就可以啟動寶寶神奇的安撫反射。 
 4.擁抱療法:結合5S法來安撫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