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讀書心得]蘭花與蒲公英小孩

這本的分類法太粗糙了,並未追蹤詳究兒童早期成長過程主要照顧者(的變換紀錄)對兒童的情感關注(從嬰兒時期開始如何回應兒童的情感需要、日常具體如何與兒童互動)和身體健康關注(如何洗澡、家庭衛生習慣/照料方式對兒童的衛生(習慣)影響,過分的簡化實情),以及生活環境接觸的主要照顧者(和觀念相似的正面的同儕關係,此類情緒支援也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是否持有一致且合理、有效的生活/衝突處理/道德智慧(這些規則是否能盡可能公平有效處理(降低)現代資訊社會日常面對多如牛毛的階級/地方派系衝突,並提供日常生活的物質/情緒支援需求),書中簡單的假設原生家庭的社經地位和表面的家庭狀況對兒童的成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並據此把兒童在外的表現看似是否受其影響作為分類的依據過分的粗暴,流為無意義的結果論。

人類的性格會隨著經歷、環境改變,敏感/不敏感更可能是個人為適應環境在某類環境中表現出的其中一面性格(書中描述的「蘭花孩子」過分僵化的低變通力適應策略不利於個人生存),書中描述的蘭花和蒲公英孩子處理衝突方面的策略差異,更可能是由於某類孩子所受到的衝突處理相關教育不同所致,無論是直接或間接地觀察師長的態度(在兒童期影視媒體、同儕的影響不敵家長,因此階段訂定生活常規和言行規範、執行獎懲的是家長和老師,但家長放任不管或不太懂教育教出的孩子吃充滿血腥暴力腥羶色父權弱肉強食男優女劣觀念的垃圾影視媒體作品長大必然是模仿、內化他所接收到的資訊)所學習到的衝突處理規範都會內化成孩子觀念的一部分。面對極端逆境,影響孩子表現的關鍵應是孩子對衝突事件的認知是否切合現實,並且是否有相關認知、體能方面的能力採取「夠好的」的相應策略處理,這是教育的問題而非甚麼狗屁的先天氣質!過度地強調先天論除了帶給部分處於良好環境的廢物離地中產好處取得更多資源,對處於極端惡劣環境的孩子毫無意義!除了家庭稍有資源的孩子,去哪裏生給每個所謂「蘭花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置現狀於不論而單只要求資源等待別人改變情況,這種論調緩不濟急而且根本無視於現實的客觀限制!根據《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七日練習》,社會適應不良的高敏感人更可能是由於現代社會不當的教養方式(導致的過分脆弱的人際網和有害的完美主義)所致,而非個人「天生的」個性

ACE(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相關資料顯示至少一位成人(無論是否為家庭成員)同理處於逆境中的兒童並表現對其逆境的理解、關注可大幅降低逆境影響,到幾乎不影響其表現的程度(然,CTSD( Continuous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研究說明,復原的先決條件是處於有基本治安的環境中。家庭的長期情緒忽略、精神/言語虐待、社區/學校/職場的長期霸凌,和長期處於幫派/內戰/政治鎮壓的相關暴力流行的社區中,對個人塑造穩定一致的個人信仰系統同樣具毀滅性的破壞力,因此兩者復原的先決條件必須同樣有基本的治安,和重建物理空間/精神上的所謂「避風港、烏托邦」),CPTSD拓展了提供情緒支援的重要他人至朋友、諮商師、伴侶...等等關係

《教養方程式》則列舉數個例子說明屬於弱勢族裔、家長低社經地位的孩子,透過家長對孩子自嬰幼兒開始,至整個就學期間有意識的大量關注和陪伴、替孩子尋找社會資源(弱勢階級/族裔/性別仍須社會運動的努力成果配合)的教養方式,孩子一樣可能成為找到人生意義的中產階級。

因此,對兒童成長最具影響的預測指標應該是家長本身的社會資源(和社經地位有關但非絕對,低社經地位的家長也可能有相當不錯的社會資源,他們依靠的並非其經濟影響力,而是尋找中上階層中與己同派系(核心觀念相似)的同盟的技巧、禮儀、社會文化方面的知識)和育兒/對正規教育系統的知識、居住社區與其生活的學校/職場的治安,而建設這些條件都需要大量的資源、長期的累積

部分看法仍與事實有落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