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培養孩子的適應力(adaptability )和行動力

像我們教孩子真實的、堅韌的、親密的友誼中必然會存在衝突、觀念不同、爭吵、一些相似的品味(可能多一點)和一些不同的品味(可能少一點),該做的是盡可能在維持三觀/底線的前提下,拓展自己對不同人的接受度,當爭吵發生時評估對方的情緒、動機和關係的價值,學習不同的應對策略以維繫友誼(盡可能理解朋友,有能力過濾目標尋找和自己觀念/人生方向相似者,並在關係中付出、包容的一方是關係的發起維繫者,作為接受的一方只要觀念/人生方向夠相似、懂得感恩、不把自己責任丟到別人身上也可以相處愉快),這是相當有挑戰性的維繫友誼的能力,能夠在爭吵後修復關係並且允許朋友做真實的自己的關係才是真正的朋友(伴侶亦同,和朋友的差異只在朋友在確認彼此關係方面是當朋友,因為雙方都認為當朋友比較愉快)

教導孩子真實的現實生活、人生中必然存在高低潮,也必然存在未預期的繞道和突發性任務,它們不可避免,教孩子預期會出現這些,事先列清單想好較常發生的意外,想好處理方法(做好準備和計畫)、願意回應當前使自己偏離個人計畫的需求、學習同時應付來自不同方向的工作需要,讓孩子擁有面對意外的彈性,以應付各種突發狀況,是受得住人生風浪、掌握生活必要的執行力。教導孩子他們的未來不是被他人決定好的目的地,而是由自己現在所做的一項項選擇所創造的地方,探索自己可能擁有的更好未來,未來就是一次次的選擇。人生必然有很多失去(第一次是失去F叔的「寶寶陛下」的特權),悲傷很正常只是需要陪伴~之後必然會獲得更好的(自己爭取或家人提供安慰、協助看到可能性),我們所有的運氣都來自我們的努力,沒有任何事物是真正隨機且毫不相干的。


只有行動能讓事情發生、導向成果,穿越一個小鎮最快的方法是從一個紅綠燈走向另一個紅綠燈,不需要等所有綠燈亮起再出發。思想和行動不衝突,做決定,行動,檢視成果(總結),學習(後設認知=總結改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