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佩芬 (親子天下)
2017-10-17
https://m.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318-%E3%80%8C%E6%AF%94%E8%80%83%E7%AC%AC%E4%B8%80%E5%90%8D%E6%9B%B4%E5%9B%B0%E9%9B%A3%EF%BC%8C%E4%BD%86%E5%8D%BB%E6%9B%B4%E9%87%8D%E8%A6%81%E3%80%8D%E7%9A%84%E4%BA%8B/
親子天下
每年九月開學之後,當新生熟悉了新的生活作息,緊接著會面對的就是孩子的人際相處問題。無論是爸媽擔心猶如含羞草般的孩子交不到朋友,或是老師總為易與同儕起衝突的學生頭痛,如何幫助孩子提升人際相處能力,是家長與老師難以忽視的課題。
開學兩個禮拜,我家軒軒開始抱怨上學不好玩,說同學下課玩的東西他都沒興趣……」公園裡的媽媽聚會,軒媽不禁有點擔憂個性害羞的孩子,會成為班上的隱形人。
「今年剛接高年級班,天天都是大挑戰。一位個性經常暴衝的孩子,剛剛又上演了全武行,這已經是這禮拜第三次了……」下課十分鐘,年輕女老師走進導師室,忍不住對著旁邊同事訴苦。
開學已邁入第二個月,許多孩子的人際相處問題慢慢浮上檯面;尤其對才剛入學、或跨入新年段重新編班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趕走害羞!生氣退散!
無論是爸媽擔心猶如含羞草般的孩子交不到朋友,或是老師總為易與同儕起衝突的學生頭痛,如何幫助孩子提升人際相處能力,是家長與老師難以忽視的課題。
面對未來複雜且多元的社會,如何教孩子不以自我為中心,懂得尊重他人、也能堅定有禮的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進而培養團隊合作的關鍵人際技巧,是「比考第一名更困難,但卻更重要」的事。
如從克服害羞、不隨便生氣、勇敢表達自己的不同想法,到拒絕霸凌等,都是培養孩子與人相處的重要能力。這些能力無法一蹴可幾,但身為老師家長,培養孩子適切的人際相處技巧,若能透過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練習,能力必能有所累積。
分別由心理、社工與教育工作者等各領域專家,累積多年經驗撰寫的【開心交朋友】兒童教戰手冊,就是這樣一套可以幫助孩子自我覺察,協助親子、師生彼此了解,同時幫助孩子提升人際超能力的好工具。透過一套四本的遊戲式規劃、教案式練習,一步步帶孩子走出畏縮、控制怒氣、表達善意,進而幫助孩子勇敢面對嘲弄與難堪,練就堅定表達意見的自信。
如在《交個朋友吧:輕鬆擁有友誼的40個方法》中,有個「當社交偵探」練習,邀請孩子觀察,在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如何影響周遭情境,如「校車上的一個男生(做這件事的人是誰);他對一個新生微笑(一開始發生了什麼事);兩個孩子開始彼此交談(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同時也提示更多思考如「你是否做了某事或說了某些話,而改變了當時的情況?」來開啟更深度的師生或親子對話。
另一本《我不再害羞了:42個練習克服畏縮》,則是透過一個又一個的自我評估與有趣練習,帶領孩子如何練習眼睛直視說話對象、如何練習對人微笑;當焦慮來臨時知道如何面對,以及練習有自信的說話。如在「學習對人微笑」的練習中,一開始先讓孩子圈出對不同對象的微笑難度(自我覺察),之後開始行動,從微笑難度比較低的對象開始練習起,紀錄自己每天對他人的微笑次數。當完成了這個練習,記得讓孩子為自己拍拍手,因為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營造成功經驗,建立自信
現在經常到處受邀演講,被孩子稱為光光老師,現為台北市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的職能治療師廖笙光回憶,小時候自己是位害羞無比的小男孩,有了小孩後,自己的老大活脫脫就像是他小時候的翻版,一看到陌生人「就像是被嚇到的小雞,一動也不敢動」。
深諳兒童發展的光光老師說,想要孩子擁有勇氣、克服害羞,爸媽要做的並不是「強迫」也不是「鼓勵」;而是要循序漸進透過練習,讓孩子有機會獲得成功,塑造自信心。「在引導孩子的過程,改變的不僅是孩子,也是改變藏在心底的自己。」對於這一套四本的兒童教戰手冊,光光老師指出,不僅是父母幫助孩子,也是父母讓自己變得更完整的機會。
培養良好的情緒表達與人際相處,是孩子受用一生的重要能力。就讓我們一起打開書本,跟著孩子一起來練習吧!
新書熱推,2017年暢銷改版│開心交朋友,大家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