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8日 星期一

向政治凌駕科學說不——探討跨性別兒童的科學研究

堅決守護孩子的性別認同!支持對性別氣質少數(陰性男孩/剛毅女孩)孩子及其家長開設課程支持兒童本身的性別認同,以反對基於給男女大腦分性別的醫界偽科學、父權二元性別氣質論/性別角色/社會性別(gender)的性別刻板印象為基礎,避免同儕壓力壓碎孩子的心智健康。

喜歡玩洋娃娃、室內遊戲、粉色、性格安靜溫和內向的男孩/喜歡玩搖控車、樂高、戶外活動、藍色、性格有活力有毅力的女孩不應當被視為異性、次等人種,他們仍然是男孩/女孩,與任何孩子都一樣好,個人興趣喜好、性格品質與他們應盡的責任無關,現代社會男女孩都被要求婚後承擔經濟家務育兒責任各半,也都被要求參與公民社會關心公益,因此他們在兒童乃至青少年期所應當學習的共同內容是沒有分別的,必須以培養孩子使他們能夠承擔成年期所應當負的社會責任為目標,個人發展不以性別/個性劃分只以個人興趣、志向來決定。任何個性的孩子,無論內外向都可能成功!儘管性別氣質少數社交上可能遭遇更多困難,但並非無法克服,許多年長的性別氣質少數也是如此走過,可尋求管道求助借鑑其經驗!

不同氣質性格的兒童都可能成功,儘管他們可能必須適當補強弱點發揮長處,客觀認識自身能力,但這是可能做到的。


https://blog.scs.org.hk/2016/09/22/向政治凌駕科學說不-探討跨性別兒童的科學研究/?fbclid=IwAR1QPjz4dgR9IjRVWvUG4cLK_iaFpYzgXlOISPLtVMw81zaSo1Ype8UEioQ#_ftn7



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Dear girl 繪本讀後感

https://m.youtube.com/watch?v=RZ6ufrfiUEc

「親愛的女孩,如果你的直覺告訴你說不,說不,知道嗎?」

「親愛的女孩,劃出界線也很酷」

很溫暖的兩句話,肯定孩子的直覺、心理界線和說不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教育基本知識。尤其我們的社會特別反感女孩說不「拒絕別人不禮貌、你怎麼可以懷疑人沒禮貌」,因此女孩在方面更需要肯定

《富爸爸富小孩》讀後感

透過回憶富爸爸對作者的教育肯定不擅長語言、在學校成績不好的孩子的其他天賦,作者以自己為例,內容大量肯定了不擅長學校教育內容的孩子也可能找到自己的天賦、贏配方發光發熱,成績不好不代表孩子不聰明,只是目前的教育系統無法滿足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學習上的需要。

提到擅長學科的孩子在現實世界多半不太成功or不代表他們在現實世界一定就能成功的問題,值得深思

節錄

「真正的教育始於你離開學校之時」,生活就是一種終身學習的歷程

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留住孩子的天賦和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2021年6月1日 星期二

《生涯探索SOS》讀後感

日程規劃能力培養的部分寫得很好,生涯探索部分也有大量值得參考的內容。

但作者關於智商的看法過分粗暴,過度強調天賦不利於培養成長型學習心態——相較《父母的語言》強調智商是可以透過學習提高的、強調成人和兒童同樣能夠透過學習提高能力、表現和智商,作者對於「天賦為先天基因決定、天賦大於努力,且先天劣勢無法扭轉」的看法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沒有意義。


根據字典,天賦的定義是天生的才能,自然的稟賦。才能的定義是才智與能力。才智的定義是才能與智慧(繞回來了)。



但撇開少數先天性疾病例外,多數人類剛出生時天生的智慧與能力的發展進程大致上差 不 多(參考信誼出版社你的幾歲孩子系列),嬰兒期乃至青少年期主要照顧者的大量關注、同在、共情(透過語調、對話和非語言互動表現)與其他後天照顧、培育方式的長期差異才導致越來越大的能力與智力差異。當一個(全職)主要照顧者願意投入大量時間、關注(讚美鼓勵陪伴)、金錢培養孩子在學齡前展現的能力和興趣(可能是對演奏某種樂器的興趣),會獲得一個「神童」一點也不令人意外——獲得適當指引與必要資源的情況下,培養「資優生」並不困難。

當這個主要照顧者汲汲營營在親友間為孩子製造表演機會,一片讚美鼓勵聲中慢慢進展到音樂發表會和其他形式的檢定比賽,這個孩子面對的是成人設計好的一個幾乎沒有可與他匹敵的對手的「溫室」,而他被反覆告知你有天賦你是天才最棒的,你會成功,僅僅是因為他很會做某件事,災難就開始了。

強調「天賦」和製造有利環境的培養方向偏向培養神童的方向,「神童」在《教養方程式》被視為被動的遭大人灌輸大量的知識和提供表現機會,但行事動力來自於周圍(大)人的鼓勵和肯定讚美,缺乏內在動機追求卓越,這樣的孩子在成年期將遭遇其他成人的競爭,並可能遭受挫敗而一蹶不振(由於未曾失敗過,也未曾培養出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此外也由於固定心態(認為智商是先天不可改變的)更加難以從挫折復原。倘若缺乏生活能力,這些孩子的自信可能並不高,比較近似於有害的自戀,且他們從來沒有機會被鼓勵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做一些嘗試、失敗,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克服失敗,並且從中找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