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先告訴孩子幼兒園裡會發生甚麼事、老師會說甚麼做甚麼,可以角色扮演一下老師。帶他去參觀幼兒園(請園方的老師介紹環境),向園方請求試讀幾天,家長陪在旁邊看觀察孩子和其他孩子、老師上課的互動情形。盡量讓他在正式入園前熟悉環境、了解狀況。
2. 告訴孩子爸媽是愛他的,送他去幼兒園不是不要他,告訴他放學父母一定會固定在幾點來接他,並且盡量不遲到,如果遲到一定要道歉、答應給補償。
3. 为了让孩子知道媽媽不会弃他不顾,采用每天早上送他上学时,会把一条小手帕洒上我常用的香水交给他,要他替我好好"保管"到放学时交还给我(也可给宝宝在家里最"黏"的人的随身物件如钥匙、小皮夹);另外,在他上学的小包里,放上一两件让他"安心"的东西,如他喜欢的布偶玩具…这些都能增加孩子在校的安全感。孩子在有了"不是被爸妈扔掉不要"的安全感后,在心理上也就会渐渐独立起来。
要注意的,不外乎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到不善意的對待?學校無法十全十美,但有很少數的托兒機構並沒有善待孩子,像把孩子關起來哭或孤立孩子,都是不對的。挑學校的小毛病會變成過度保謢孩子,但要留意不適當的對待。需要小心的徵兆:像是孩子特別恐懼某一位老師,或是「突然」地抗拒上學,或者在遊戲中玩出一些家中沒有發生過、令人擔憂的情節。(引自 http://blog.roodo.com/neonashome/archives/3992053.html)
要注意的,不外乎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到不善意的對待?學校無法十全十美,但有很少數的托兒機構並沒有善待孩子,像把孩子關起來哭或孤立孩子,都是不對的。挑學校的小毛病會變成過度保謢孩子,但要留意不適當的對待。需要小心的徵兆:像是孩子特別恐懼某一位老師,或是「突然」地抗拒上學,或者在遊戲中玩出一些家中沒有發生過、令人擔憂的情節。(引自 http://blog.roodo.com/neonashome/archives/3992053.html)
逼迫不到3岁的孩子去单独面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对他们而言可以说是极大的挑战,许多国内外教育专家,都不赞成孩子不到3岁就送托。
而通常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原因多半出自于-
1.两三岁的幼儿突然到一个新环境里,看到的全是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以及搞不清楚教室中的规则、设置等,易被旧生嘲笑而产生孤立的感觉,在害怕之下,就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安。
2.这年龄的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会觉得跟父母就此一别,好像就会永远离开他不见了,这种害怕被离弃的感觉,使得孩子不愿意上学。
3.孩子是因为家长过度疼爱保护,平日让他与其它幼儿互动的机会极少,因而无法学会如何与其它人相处,幼儿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到了幼儿园就无法适应。
4.有些父母会恐吓孩子说:”你不乖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以致幼儿误以为那是一个恐怖的地方,自己不好才会被送去。
5.有些幼儿园老师过于严厉,常会大声责骂、批评,或将幼儿互相比较…这些都会让孩子对新环境产生厌恶;另外如果幼儿园是采取”老师说、孩子乖乖坐着听”这种长时间的静态课程,或是需耗时良久的排队、入座等作息流程,孩子觉得枯燥乏味,也会不爱上学。
所以家长必须先弄清楚自己孩子究竟为何不爱上学,再跟他去做沟通,才能免除他惧学的心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