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查詢
![]() |
學校名稱: | 市立景美女中 一年級 和班 | 特優 |
作 者: | 李曉筑 | ||||||
參賽標題: | 一個父親的諄諄教誨-給兒子的信 | ||||||
書籍ISBN: | 9570914246 | ||||||
中文書名: | 一個父親的諄諄教誨:給兒子的信 | ||||||
原文書名: | A Father's Wisdom on Manhood,Women,Life and Love | ||||||
書籍作者: | 肯特.尼伯恩 | ||||||
書籍編譯者: | 于倩/于宇 | ||||||
出版單位: | 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月: | 2002年2月 | ||||||
版 次: | 初版 |
一、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 |
這本書是我去圖書館時看到的,它在全球發行了十二種版本,銷量兩百萬冊,是《American Bookselker》雜誌推薦為每個家庭必讀聖經。 一般人對於父親的印象,大多止於威嚴、不可侵犯,因為父親的偉岸象徵家庭的燈塔、屋頂的棟樑,在他寬闊的肩上總是堅定昂揚的挺立著,只因他一心想護衛的,是他羽翼下柔弱的幼雛,雖然,孩子還是有一天會長大,但在她眼中,仍然看得見孩子軀體中仍在成長的心靈,擲得他一輩子去撫慰、指引。摘自黃惠娟責任編輯 |
二、內容摘錄: |
如果你學會如何迎接貧窮,就會更加清醒、堅強和獨立。他會使你更珍惜生活中那些平常的所得,並將這種珍惜銘記於心。但你必須學會遵守生活規則,你必須學會承擔生活強加於你的那些不足和限制。P56 如果你一直不懂這些道理,不論你多麼富有,你永遠生活在災難的邊緣。反之,如果你知道怎麼面對貧窮,沒錢的生活也不會打垮你。P56 每一次的相戀都是一次婚姻而且會永遠影響你;每一次相戀都會使你對下一次愛情的付出減少一分;因為每一段戀情都會佔據你心靈的一小片空間,而且這片空間不會被其他感情所替代。請謹慎的認真選擇。每次相處都自有它自己的回憶。P156 |
三、我的觀點: |
偶然間,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一個父親的諄諄教誨—給兒子的信》 當我翻開第一頁時,內容已深深吸引我,作者寫的東西,都以他前半輩子所經歷過的人生經驗,告訴他的兒子,用慈愛、關愛的筆觸,包括告訴他工作、金錢財富、愛情、對人的忠實及做人處事,看完了我不免感觸許多。天下的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而從這本書,其實我也覺得自己好像可以體會到為人之父的心情,做為人家的父母,其實不容易,因為自己是個模範,是個孩子要去模仿的對象,不只如此,還要以愛當為陽光、以關心來灌溉,以傾聽做為肥料,這樣孩子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看這本書時,我覺得它就好像是父親要對我說的話。書中一篇寫道:作者在旅行回來時,他的家遭竊,他所擁有的財產一無所有。便時我聯想到,我們家也曾有相同的經驗,但是幸好不是什麼很重要的東西不見,當時我們全家瀰漫著低迷的空氣,我們既後悔又懊惱,從沒想過要把這件事換作另一個方向思考,化為轉機,生活仍在繼續,並沒有因失去什麼而減少幾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全家人的心情慢慢好起來,而我們比以前更小心。每當外出時,便互相叮嚀囑咐。這不就是家人彼此之間的關心嗎?雖然我們嘴巴上從不說肉麻的話,但是我們總默默的在幫助對方,這就是家人,這就是我們之間一種微妙的感覺。任何東西無法跟著我們一輩子,就連財富也是一樣,而家人卻是一輩子的,看完了這篇,我再度體會到,我自己好幸福,我有個健康美滿的家庭,我何必去汲汲營營那些不屬於我的財富,家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啊! 有一篇文章也寫到我的心境,有時候,我喜歡一個人獨處,因為我可以靜下心來,把身上所背負的煩惱放下來,心平氣和的去思考許多我感到困惑的事,獨處的時光會將我自己帶到一個正確的道路,讓我增加智慧,內心充滿力量。極喜歡一個人走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的街頭,車潮、人群從我眼前匆匆掠過,每個人步伐動得很快,而我卻喜歡悠閒的走在街頭上,想像自己走在巴黎的街頭上,不去趕綠燈,乘搭著手扶梯時悠哉的站著,然後可以思考很多事,而且走在人群裡,其實也不孤單。前一秒鐘在補習班那窒悶的空間,我就像是籠中鳥。當我漫無目的的走在台北街頭上,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可能被麥當勞的香味給吸引進去,亦或想當個貴婦走進新光三越,來個搭乘電扶梯之旅,沒人去束縛我,雖然身邊沒人,我還是覺得自己並不寂寞,反而覺得我自己好自由、好自在。孤單是渺小的,寂寞是偉大的;孤單將你的四周縮小,寂寞將你的空間延伸;孤單植根於話語,是內心無人應答的對話,寂寞卻植根於永恆的沉默。 很多人害怕獨處,因為他們只了解孤單,他們覺得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他人回應自己,他就會面臨死亡。那為何不當自己的朋友,跟自己對話,其實就會發現,可以把自己給靜下來,許多感到困擾的事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寂寞是與周圍的存在保持和諧,他是只把自我轉移出思想的中心,使生活中其他東西可以得到充分的感受。最近的我因為一些事而打亂了我的心,看完了這篇,我又再度有個大領悟。在一個人的地方,一棵樹不只是一種實物而變成的有生命的東西。我們可以聞到他的氣味,當風拂過樹葉時,可以聽到樹葉的沙沙聲、樹枝與樹枝間的擦擦聲。人不會是永遠寂寞的,當我們敞開心胸,不把寂寞當成魔鬼,其實就不孤單了,我更能深深體會到,這篇文章帶給我的新領悟。 「要尋找生命中感傷的時刻」這是作者一個朋友告訴他的。接著,作者的朋友又說:「你隨時隨地都可能感到情緒低落,而在那一刻,你才會真正認識到你周圍的世界。這一刻可能帶給你關愛,也可能是恐慌,而只有在記憶裡,你才會更理解它的意義。」感傷的時刻可能是因為悲傷而有,也可能是因為開心而有,他並不是負面的,因為感傷的時刻,才會了解到自己該要去珍惜些什麼,而不是渴望能夠擁有更多沒辦法得到的。我看完了也許有些我無法理解,但是我想總有一天我能夠理解,是時間的早晚,任何事都要能收放自如,這是我現在要學習的一個很大的課程。 我大該花了三個小時把整本書看完,一共三十一封作者寫給兒子的信。我想他不只是在跟他的兒子說,也是在跟全世界的孩子說。這是一本可以幫助任何有思想的青年創造自己生活的書,也是一本可以讓任何關心自己孩子的父親驕傲地送給兒子的書。回過頭來看看我自己,其實從小到大,我跟爸爸的互動模式其實不是很頻繁,在最深邃的記憶裡,他是個慈祥又有威嚴的父親,隨著歲月增老,及工作繁忙,我們的互動也越來越少,我曾經近一個禮拜沒看見爸爸,雖然爸爸常常罵我,但是我知道他是為我好,要讓我有教養、有規矩,他從不會用言語來表達,但我知道他很愛我們全家,默默的用行動來付出,我該珍惜我現在所擁有的,因為世上還有比我更不幸的,我何必去自怨自艾,不只是要嘴巴說說,更要身體力行去實踐,這樣的人生才會快樂,我所看到的世界才是幸福的。 |
四、討論議題: |
書中有封信提到:對於老人我們該如何與他們相處,現今台灣已為高齡化社會,老人的安養成為我們需要去解決的問題,現在的我們該如何幫助老年人?政府對於老年人所給的福利,是否可以照顧好每個老年人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