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集《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播放,我家孩子也會一起看,還會問我:「媽媽,你真的有這樣嗎?」我都會邊大笑邊搖頭!我很早就告訴孩子,網路上的形象,有時不要完全相信,在3C世代長大的孩子,需要多一點真實跟網路差距的認知...
隨著公視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影集播放,我家的孩子也會一起跟著看。他們知道電視裡那個漂亮的女明星演的,叫小劉醫師,真實本人就是他們家裡那個整天罵人、大咧咧的大嬸我是也!
而且,他們也知道,此時那個穿著拖鞋、翹二郎腿癱坐沙發上挖鼻孔的媽媽,跟網路上或是小說裡,甚至是近期在電視被翻拍演出的,都是同一個名號,但與真實是不同的!
記得其中有幾個畫面,比方說是劇中女主瘋癲笑鬧的時刻,小孩都會轉頭過來問我:「媽媽,你真的有這樣嗎?」我都會邊大笑邊搖頭!
我很早就告訴我們家的小孩,網路上會有一個形象,跟真實不見得要一樣!同樣的,網路上看到別人說他們自己如何生活,有時候也不要完全太過相信唷!畢竟,這在3C世代長大的孩子,已經太過於習慣多元管道無條件接受資訊,多一點真實跟網路差距的認知,就多一點自我安全的防護。
一次,電視劇上演到,女主角小劉醫師因為情緒太差,差到一個超過極限了,不發飆,反而假意好聲好氣的跟急診人員講話!這時候我家的兩個小鬼轉頭看我,癟嘴且七嘴八舌說道:
「媽媽才不會這樣咧!」
「對阿!媽媽都馬直接生氣的!」
「嘿呀!而且有時候都不知道在生氣什麼!」
喂!真是沒禮貌!
其實回想起來,真實跟網路的差距,我從高中時期開始使用網路後,就已經劃分很開了!我從不在現實生活接觸只在網路上聯絡過的網友,必定要長時間靜靜觀察再說。所以,跟網友見面或甚至出遊什麼的,都絕不可能發生。
直到自己開始經營網路,公開資訊要公開到什麼細節程度?小孩正可愛的嬰兒時期照片能夠放嗎?這些選項,變得不再單純,也不能再像過往那種素人身份,僅有家人或好友就隨手亂拍亂貼文的情況了。
甚至,因為我倡議的社會議題立場,有時會收到不同意見,這時候如果看到提及家人或私人情況,就會深感網路關注有時不見得全然是好事。
舉例,之前我受邀參加公開演講,卻在同時期小孩染疫而居家,先生在私人帳號裡分享的快篩陽性照片,就被演講單位主管拿出來詢問!
這件事絕對是引起我家中家庭革命等級的大事件!健康或疾病狀況絕對是私人資訊,如果連這類資訊都能外流,是否更多其他的資料,如同門牌號碼、車牌資料、住家地址,都有擔心的可能?尤其我自己長期關注兒童安全,包含網路個資洩露部分,已經謹慎再謹慎了!還發生這樣情況,真的非常懊惱!
痛定思痛,要更從我們成人自身的不良網路發文習慣改變起,而且也要從孩子的網路資訊與真實差異辨別教育開始努力!所以,我從來不避諱跟孩子聊我小說裡寫的,或網路提到的,與真實世界的我這個媽媽,是有差異的!
比方說,我在家裡很容易大呼小叫、亂生氣,不想也不能把教養專家告知的「平靜理性就能好好帶孩子」那套應用,這點我完全誠實!但如果脾氣已經發了、事後懊悔了,我也會認真反省給孩子知道,畢竟我不可能把看診時或參加公開活動的那個營業用模式,持續假掰到回家都還繼續,那樣實在太累人了!
一根腸子通到底的媽媽,會當外科醫師就是因為個性,社會化後勉強能撐出一個迎賓形象,但回家後就是軟爛跟恢復自由!
圖片來源:劉宗瑀
跟孩子看著劇,她們看到劇中女主裝可愛請同事幫忙時,同一口徑回覆:
「這樣的媽媽真是太可怕了!」
「媽媽要我們做事都沒有在客氣的!」
「嘿呀!好像女王在那邊喊來喊去。」
我整個笑到抽筋!問:「我女王沒錯啦!所以你們兩個是公主唷?」兩小鬼悻悻然吐舌。
或許清楚直接好懂的情緒反應,更適合我家吧!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3092?utm_source=yahoo-outside.website&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cp-w7-editor-202207_yahoo_社群rss-2207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