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社會極度崇尚學業成績,那些成績高於均值,但自理/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卻大幅低於平均的孩子,仍然會被視為高智商的聰明人,但這個體系不能夠示警他們,未來他們將因為缺乏社交能力而遭遇嚴重的校園和職涯挫折。
空間能力薄弱(因為長時間待在室內,運動量不足)、生活能力低落、氛圍判讀(讀空氣)/社交線索辨認/衝突處理能力低落,都會嚴重影響一個人成年後在社會上的獨立。
不知道如何在同學間累積社會資源(社交資產)、容易社交違規,並且在學校和職場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小團體(在他人心中的情感存款是負數,加上落單,導致常常變成霸凌/第一個開除的目標)
近年雖已大幅提倡加強對孩子的生活能力培養,但社交方面仍然僅限於班級間同學關係的經營,不太著重衝突處理(霸凌)、與陌生的同齡或成人互動,等未來必會遭遇的課題
社交技巧說白了就是尋找友善聊天目標/聊天技巧,因為朋友的最基本定義就是還願意跟我們聊天,並且對我們抱持善意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網路發言請遵守與現實同樣的發言禮儀,謝謝~^^